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春天到了, 很明顯的...

被太陽曬醒了, 春天到了。
一種讓人遠離錯置時空的春天感覺。
有點像南加州河濱的春天,
有點像愉景灣的春天,
有點像府後街的春天,
有點像二中宿舍的春天,
都是不復返的只在記憶中一層層的交疊。

在春天, 我可以遊走於任何一個時空... 遠離至消失不見。

人生就是窮忙一場?

何苦來哉?!
所謂因緣, 只到"留作紀念"的程度而已麼... 又是場窮忙。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小詩

I wrote your name in the sky,
but the wind blew it away.

I wrote your name in the sand,
but the waves washed it away.

I wrote your name in my heart,
and forever it will stay.

(忘了出處了...今年的生日詩一則)

總是打白了說的含蓄, 好比生日quote -
"Grow old along with me. The best is yet to be".

枉然與惘然

枉然, 一年又奈何...
惘然, 一年已不復以往...

"世界好遼闊"....

"世界好遼闊"... 而幸福好遙遠?
看似近在咫尺, 實卻遙不可及。
以為明確真實, 其乃夢幻虛無。

昨日此時

昨日此時我在做什麼?
世界大不同了。
每一個昨日此時又有何不同?

明日此時又會如何?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福氣

平安就是福。呂純陽有一首詩描寫福氣:

一日清閒自在仙, 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 對境無心末問禪。

而書裡前面也說講到, 學佛的基本第一步, 人生要修行則暇滿之身難得。暇滿之身就是健康有閒。正是相互呼應。

xxx
備註:今日重讀《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著 ) 完畢。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百聽不厭

我最喜歡的鋼琴家. Horowitz。第一次在廣播聽到那場久別之後, 首次重回俄國演奏莫扎特時,就衷心拜倒了。:)

而赫老演奏的舒曼的兒時意趣, 也是永遠的經典。下面這個clip 應該是赫老最後一次公開演奏的錄音吧! (tears)...感動到流淚. :)
這音樂在持誦大悲咒時常常會流瀉在腦中呢! 神奇。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世界好遼闊



有這麼多地方我們雖然去不了, 但它還是就在那兒。














相片出處:國家地理雜誌。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就是這樣的

癡心妄想也敢
自不量力也做
不知時日也等

cause i believe.

無題 Is

我總能, 自我鼓舞, 最後會倦怠嗎?
我總是, 迅速復原, 最後會耗盡能量嗎?
我總說, 沒遇過壞人, 最後會破功嗎?

疲憊, 身心都是...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假借

很習慣將一件事情看看是否可推演比喻到另一件事(然後我會說, "it's a sign")
進而也可使用一個事件/物件, 當作是其它之假借。

12樣東西, 是不是真能代表什麼? 像是完整的一個人一樣了...

我的嚮往和熱愛,
我的隨緣隨性,
我的用心和篤定,
我的標記與熱情,
我時時觀照,
我的浪漫與夢想,
我的家居生活,
我的嗜好,
我的紀事,
我的精神,
我想周遊行旅, &
我的終極(my ultimate... )

閱讀的一點小小註記 - 關於美術

( 關於《零與無限大- 許文龍幸福學》裡提到美術作品(畫作)欣賞的一點點筆記。*ps)

一幅畫除了寫實之餘, 或是不寫實又如何的其他想法?
畫除了形象構圖之外, 仍有景象, 視覺, 色彩, 含意, 氛圍...種種種種。
(重讀之前的文字, 搞不太清楚上面這一小段想表達什麼。是指〝一幅畫除了寫實之外,難道沒有其它的內涵嗎?〞? )

景象的平衡、佈局架構、線條的勾勒, 這些都會牽動人的觀感; 色彩也會刺激神經情緒; 綜觀之後理解的意涵, 感受到的氣氛更是每個看畫者個人的領受。看畫的人不一定要看出和作畫的人所想表達的一模一樣的意思, 只不過作畫的人若有那麼幾個人能和自己有相同體會可能會覺得"神奇"而已, 理論上應該不以為意(或太介意)。有更多人欣賞, 更多人有所感, 就是很大的成功。

至於, 古典畫派/寫實畫派 vs 印象畫派... ,以我個人來論, 絕對不是因為印象畫派比較流行才喜歡它, 只是印象畫派表現的方式更活潑多變化, 讓人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覺, 同個風景可以畫N次也不膩有不同的畫法..., 也許就是因為不像, 才有更多的想像

當然古典寫實之中, 也有一些我喜好的作品, 好比林布蘭的光影本身就是個創造, 而他的畫就是要〝像〞, 要細膩。如果改以〝像近視眼的人不戴眼鏡看到的風景〞(書上是這麼說莫內的 :p )來表現, 就失去了林布蘭, 就不是林布蘭了。

我是這麼想: 藝術的欣賞可以說有偏好, 說"那不是自己這路的", 但不可以輕鄙視之。好比即使我個人是完全對〝裝飾藝術〞沒喜好, 也只能說那自有喜歡的人會欣賞。
至於抽象派、立體派...一句話落下〝看不懂他們在畫什麼東西!〞也講的太硬太死了。「看不看得懂」應該是到導向「看了有沒有感覺」...才比較有得談論。有一分感覺, 就是有一分懂。否則, 趙無極的作品又是什麼呢? 根本就沒有具體的實物"形體"存在啊! 呵~ 可我曾站在一幅原作之前久久不能移動。而94年在大都會博物館的特展, 連續看了n幅的"weeping woman"之後, 我還真的流下眼淚。:p

人對藝術美術的喜好與領悟感受, 受多方面的影響, 包括這人本身的個性性向、知能的學理背景、文化認同..等等, 非常之複雜, 絕不僅是單純的在於那個作品本身的問題而已。藝術品的價值之高低評定, 也是同樣之複雜。畢竟錢只不過是個token罷了。好理家在, 我們不用去在乎煩惱〝買一幅抵十幅的問題〞, 反正博物館美術館, 有人幫我們好好保存就好了。反倒是當代在生的藝術家畫家的作品的買賣我更關心些, 這關係生計生存而至影響他們的創作。贊助與肯定現代的藝術創作者, 價格的評定上才是更要緊的。

最後關於美術藝術的推廣, 〝大家看得懂得〞為基礎..這也許只是理論說法...未必適合依此執行 。普羅大眾都培養美的欣賞能力, 感受能力這當然是好事, 但以〝看得懂的作品〞為過濾條件...是危險或是說有漏洞的事。畢竟藝術並不是吃飯飲食...好不好吃, 相近同類的人口味差異性小,容易有認同共識, 而且吃是眼前當下就要吞得下去才行。但藝術的所謂「需要得到認同」這往往是模糊或是有特例的, 何況它不僅是為了當代人的眼光來創作...。(好比當時的梵谷, 沒人青睞, 可後代無人能出其右)

(小小注解越寫越長...就這樣吧!)

*****

總之, 推讀這本書的時候, 忍不住要記註一下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
阿! 好比文中帶到對於"國畫 vs 西洋油畫"的說法(p332), 這...我也是搖頭呀! 呵~
美術的價值高低不該在於技法的比較, 這不就像是拿禪宗和密宗去比高低的意思一樣嗎? 國畫的技法即便是單純, 卻絲毫不減國畫的藝術價值。換個角度想, 就這麼簡單的幾筆或幾種畫法, 卻能如此之呈現出作品來, 也可說是國畫的精妙! 而國畫的意境, 留白的哲學, 視角的空間錯置特殊性表現, 卻也是西畫裡呈現不出來的特色。

(又多寫了一段.. )

*****
*ps: 這書"以推崇寫實派為目的"似的表達看法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關於憂鬱

(聞朋友的產後憂鬱症經驗後, 突想起從前...)

憂鬱有多少是生理的, 有多少是心理的?
曾經我也戴過憂鬱的"高帽"(被人批判、惹人厭的那種高帽)。
怎麼走出憂鬱來的? 好像也原因不明了...
回頭我將當時憂鬱的原因歸在生理失調兼日夜顛倒。說來誇張, 〝時差〞似的長期無法調正生理時鐘是當年在河濱最後幾年的痛苦。

遠離, 可能是個良方。加上年紀大了以後的生理變化, 漸漸就走出〝周期循環之莫名奇妙憂鬱〞的階段了。

提這幹麻... 好久都想像不出來憂鬱是怎麼回事了呢!
現在若有負面的情緒, 可能是直接進入痛苦..悲傷..傷心..難過.....,
而會設法解釋一番道理的讓自己弭平這些情緒。

Be sentient, but not sentimental.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打球!

很小的一件事情, 竟是這麼的難得!
好久沒有碰手套接球、丟球。:D 過去10幾年來, 總共就兩次。

兩年前回去看所謂的"小朋友們"練球時, 在場邊傳接了一下。
而前幾天和網友聚會時, 如預期的(因為是棒球同好的網友), 又有的玩了。在民宿的院子裡, 我竟然還敢蹲捕的又傳了幾下。

雖然只是丟接球, 感覺也很棒。就像小時候, 只是自己一個人拿球往牆上丟接,或是往天上拋接, 也自得其樂。

打球, 本來是我最喜歡的活動, 登山是很後來的事了...

xxx

提早退席, 錯過了打擊的部份... 應該不用等太久就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