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8.6.25是回台灣上班正正滿兩年這天.. 就是說,兩年前的6/26日星期一報到上班。
時間飛快,尤記得剛回來上班時日子是以週以月來數的,漫長的才到過年...
所以我是又麻痺了還是怎的,轉眼這不好的半年也滿了... 關鍵的兩年時光突然就來到眼前。
人家說cv每三個月該更新,沒得更新就是自己停滯沒長進。〝懶惰的我當然不會具體的做這麼有益的事情〞,可果真要讓cv呈現自己的成果與歷程,有啥可寫?
工作就是這樣嗎? 這S曲線很快的走完,而我還能有另一個S嗎 , as a "start" maybe?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補述《焚燒》
一個星期,這書讀得差不多了,現在我能想像得出黃之為何被人批評時,會被批得這麼兇了。:p
但一開始稱之為讀詩的感覺也沒錯,摘這麼幾句吧!
我甫步過巷口,你的背影即消失在樹影中。巷子區區彎彎更無人,只月光滿滿,樹底影子拉得長長,爬上了牆。
xxx
但一開始稱之為讀詩的感覺也沒錯,摘這麼幾句吧!
我甫步過巷口,你的背影即消失在樹影中。巷子區區彎彎更無人,只月光滿滿,樹底影子拉得長長,爬上了牆。
xxx
現在談談其他尖銳的文字...
他給人種好辯的感覺,好爭辯...但又不時的會說,費事跟你們辯的這款人。 >_< 呵~~ 所以也不定就是他的看法沒道理沒說服力,而是旁側環繞著的一種氣息,會讓人... 尤其是與之相關的人受不了吧!
另外更詭異的是,即便是篇感性主題或是抒情的爬文一段,一個轉折卻又(是作者故意還是不經意?) 讓人感受到他些許的漠然和疏離。或者也可說是〝冷漠〞...一種不忘記〝置身事(文)外〞(的讓人莫名奇妙),讓人不要太動容的一種操作或是他意欲的立場?
我猜想,這是觀看的眼光使然麼? 一種懷疑論者的眼光。
xxx
這好奇心還是有,昨天從圖書館裡借出了黃之《刻背/由島至島》小說集。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Earth & Sky"
推個網站,Earth & Sky 。 http://www.earthsky.org
好像是在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http://www.npr.org/ 上的某塊廣告連到這個站的。Earth & Sky以大眾化、非專業級的方式提供跟〝地球有關〞(地科、植物、氣候、天象、海洋... 等等)的短文。培養培養愛好自然的情懷,欣賞一些見不到去不到的美美地方,伸展一下觸角增廣見聞更新知識刺激想像力... 等等等等,都是不錯的。
最後一點,它錄了很多podcast,還可以練練英文。
還有西文版的哩! Cielo y Tierra http://www.cieloytierra.org/
好像是在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http://www.npr.org/ 上的某塊廣告連到這個站的。Earth & Sky以大眾化、非專業級的方式提供跟〝地球有關〞(地科、植物、氣候、天象、海洋... 等等)的短文。培養培養愛好自然的情懷,欣賞一些見不到去不到的美美地方,伸展一下觸角增廣見聞更新知識刺激想像力... 等等等等,都是不錯的。
最後一點,它錄了很多podcast,還可以練練英文。
還有西文版的哩! Cielo y Tierra http://www.cieloytierra.org/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含的是什麼淚?
地震的新聞慢慢的少了,今天不意發現一篇中時登載《震災家長別請願 ?余秋雨挨轟 》,查詢了余秋雨的本文─《含淚勸告請願災民》,果真是@#$!!^@#!
「大灾大难,方显人间真情。同样,大灾大难,一些人丑陋的面纱被一层层剥去,方显奴狗本性。」(quote frm 《含著淚勸告余秋雨》) good point. 從略感肉麻矯情... 進而質疑...到今日的頭昏噁心... 遮蔽的面紗剝去,確定完全放棄了!
Ref: 「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网上一片争议」- http://sinovision.net/news.php?act=details&col_id=3&news_id=47495&articlepage=1 彙了余的原文及三篇反駁文章。
「大灾大难,方显人间真情。同样,大灾大难,一些人丑陋的面纱被一层层剥去,方显奴狗本性。」(quote frm 《含著淚勸告余秋雨》) good point. 從略感肉麻矯情... 進而質疑...到今日的頭昏噁心... 遮蔽的面紗剝去,確定完全放棄了!
Ref: 「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网上一片争议」- http://sinovision.net/news.php?act=details&col_id=3&news_id=47495&articlepage=1 彙了余的原文及三篇反駁文章。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印象派-畢沙羅
上星期六5.31,米勒(Millet)畫展的第一天歷史博物館擠爆人,相對的...故宮博物院的"印象畢沙羅",幾乎可謂之冷清。這樣才棒! (真是私心啊! :P ) 有這麼悠哉安靜的環境欣賞也算是世界級的作品,幸運幸運!
雖不若頂級Top 1一群(那些朗朗上口的畫家)帶來的超級感動,但也是讓人嘖嘖稱好的。:-)
除了畫展"封面"的這幅《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確實很討好之外,另外我為之小小被吸引的有幅柯洛畫的《森林裡的小溪,蒙菲赫美》(畫展官網上有放),還有幅也許可說是名不見經傳的畢沙羅的大兒子路西安的事業合夥人(Eragny Press 一間獨立出版社),一位英國女畫家的作品。ah.. 連名字我都忘了... >_<
雖不若頂級Top 1一群(那些朗朗上口的畫家)帶來的超級感動,但也是讓人嘖嘖稱好的。:-)
除了畫展"封面"的這幅《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確實很討好之外,另外我為之小小被吸引的有幅柯洛畫的《森林裡的小溪,蒙菲赫美》(畫展官網上有放),還有幅也許可說是名不見經傳的畢沙羅的大兒子路西安的事業合夥人(Eragny Press 一間獨立出版社),一位英國女畫家的作品。ah.. 連名字我都忘了... >_<
畫的是清晨的霧色。迷霧的感覺讓人身歷其境的冷濕,畫布表面怎麼特殊處理的我並不懂,而另外畫布的不平整(可能因為年代、布架的品質、收藏的偏差.. 所造成)似乎也讓它有種神秘感。
簡介的錄音帶上說,這位英國女畫家是路西安的太太的藝術學院裡的同學。(可怎麼交叉查詢也查不到更多資料...都沒有資料提過Eragny Press有什麼合夥人的)
提到Eragny Press,畫展裡有幾頁插畫和書的封面... 講起這出版社的歷史和影響,又可以展開另一線趣味的追蹤吧! (ah 小離題了)
xxx
逛書店--《焚燒》
詩人節,買了本幾篇略帶詩意書寫的散文集《焚燒》, 黃錦樹著作。也算是我的out-of-touch/out-of-place 的其中一筆,今日才第一次見到這位作家的著作(之前甚至是不曾聽聞)。
差不多和我同齡的作家,是近期閱讀閒閒沒事幹的書時的追索。不過都屬無意間撞見...
另一層追索,是對〝僑生〞作家的興趣... 這項,則非近期而頗有段歷史了。
想當然,〝來自異地、做客異鄉〞自會有截然不同的面向可寫。而作家的出身與經歷所融入成為體質的文風,就更會成就一種新鮮感。
呵~所以我,閱讀偏好,外來;生活方向,出走。
xxx
書略略的讀了幾篇,沒有意見。可網路上抓到一篇"批文"... 真是兇猛。:p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7010g.htm
差不多和我同齡的作家,是近期閱讀閒閒沒事幹的書時的追索。不過都屬無意間撞見...
另一層追索,是對〝僑生〞作家的興趣... 這項,則非近期而頗有段歷史了。
想當然,〝來自異地、做客異鄉〞自會有截然不同的面向可寫。而作家的出身與經歷所融入成為體質的文風,就更會成就一種新鮮感。
呵~所以我,閱讀偏好,外來;生活方向,出走。
xxx
書略略的讀了幾篇,沒有意見。可網路上抓到一篇"批文"... 真是兇猛。:p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7010g.htm
訂閱:
文章 (Atom)